齐声:林业机械的和音
浅议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木工机械市场
齐声专业号 | 2015-7-17

浅议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木工机械市场

 

马启升,吴奇

中国林业机械协会,北京 100028

 

摘要:介绍我国城镇化概念及其发展,分析城镇化进程与木工机械市场的关系,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木工机械企业应如何应对,指出在城镇化进程中木工机械企业产品研发应积极适应绿色发展,市场开发应积极关注中小城镇,结构调整应把握专业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镇化;木工机械;绿色发展;专业化

Discussion o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woodworking machinery market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we will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we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woodworking mahicnery industry; point out that the R & D of woodworking machienry products should try to fix the need of green development, marketing development to concentrate on the medium and small towns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should take professional developing director.

 

Key Words: urbanization; woodworking machinery; green development; specialization

 

 

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1]。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已经作出战略部署。

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木工机械行业在企业数量、总产值、出口额几方面已经位于世界前列。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与木工机械市场具有怎样的关系,木工机械行业应如何应对城镇化进程,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城镇化概念及其发展

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和中国提出的城镇化在内涵上十分一致,都存在人群在空间上集中的现象。在中国称为镇的地方,在西方国家则称为市;中国有几十万人的镇,在西方,有两三万人的聚集区就称作市[2]。本文相关的表述一般采用“城镇化”,引用公开发表的论述时依原文有的采用“城市化”。

1.1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1876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其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的[3]。学术界对城镇化的定义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表述。一般认为,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引起的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向城镇转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即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农村区域的人口不断减少, 城镇区域的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 观念不断更新并影响到农村地区, 带动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上向城镇居民靠近, 农村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小生产逐渐向社会化的大生产转变[3]。

1.2 世界城市化进程

17世纪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1]。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美国的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30年代,到1920年时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2%;20世纪40年代后,城市空间结构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型向多个中心分散型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意识到低密度城市空间布局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的概念。拉美地区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国家城市建设的投入集中于大城市。前苏联194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2.5%,195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8.9%,196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2%,进入70年代,城镇化水平在超过60%以后速度逐渐放缓。20世纪50年代以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选择“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迅速推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4]。

1.3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同样有着辉煌的城市发展史。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描绘了12世纪我国商业城市开封的繁荣景象[1]。历史文化名镇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5批共18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分布范围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比如位于湖北省钟祥市的石牌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 000多年。徽州万安古镇至今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徽州历史上重要水陆码头。川东文化重镇——重庆白沙镇,建于北宋前期,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而且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1978年我国人口9.6亿人,城镇化率18%,城市人口约1.7亿人;仅用了30多年,到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就达到了52.6%,城市人口超过7亿人。短短30多年间,5亿多人口进入了城市,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2]。

2 城镇化进程拓展木工机械市场空间

2.1 城镇化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已经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城镇化”字样在国务院的文件中出现始于10年前。2003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3号)文件,文件把“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列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重点领域。这是“城镇化”字样第一次在国务院文件中出现。截止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中,有101个文件的正文出现“城镇化”字样 [5]。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是:城镇化率提高4%,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 575 306人,占大陆总人口的49.68%[6],即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9.68%。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应提高0.8%,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68 %。

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现在是85%,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95%左右,美国是97%[7]。可见,我国城镇化发展潜力很大,未来二三十年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

2.2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关系

我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有1 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等日用消费品、对住房和汽车、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会形成巨大需求[1]。

研究表明,城镇化导致对房地产市场需求有3个方面。一是带动对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性需求,是由人们的居住需要而形成的房地产需求,其需求的主体是居民家庭。二是直接拉动房地产市场的生产性需求,是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形成的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其需求的主体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三是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是指人们购置房地产不是为了直接生产和消费,而是作为一种价值形式储存,在合适的时候再出售或出租。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商品房屋的销售面积将增加5.21%[8]。

还有研究表明,商品房消费需求的城镇化弹性是5.861,表示1%的城镇居民比重变化将会带来5.861%的商品房消费需求变动[9]。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投资性房地产市场需求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受到抑制。但城镇化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城镇化导致对房地产市场需求主要是消费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

2.3城镇化进程拓展木工机械市场空间

我国木工机械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额变动对总销售额的影响比较小,国内木工机械市场的变化对木工机械市场的影响起关键作用。房地产业直接影响建筑装饰业以及家具制造业等木制品加工业,房地产业发展变化对木工机械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且商品房销售面积与木工机械市场成正相关关系 [10]。由于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率每增加1%,商品房屋的销售面积将增加约5%,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镇化率与木工机械市场需求成正相关关系,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拓展木工机械市场空间。

3认真谋划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

3.1 产品研发应积极适应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在绿色发展中,绿色建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木工机械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应积极适应绿色发展和绿色建筑的要求。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接近总能耗的40%,而城镇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的比重还不到25%,大量既有建筑需要进行节能改造,又需要新建一大批节能建筑。“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累计将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环保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1]。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进入了规模化发展时代,“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m2;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11]。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建筑的维护结构体系、供热系统、空调系统、采光照明系统、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可再生能源、废物处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其中建筑的维护结构体系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技术与木工机械关系密切。

建筑的维护结构体系中关键是门窗,门窗的节能对于建筑的节能十分重要。因此,发展适应节能门窗制造的加工设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木门产业发展很快,拉动了木门加工设备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当前木门加工装备重点是解决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而对门的节能问题关注不够。在木工机械行业对木窗或木塑、木钢等复合材料窗的制造设备的研发,特别是适应于绿色建筑需要的节能木窗、复合材料窗的研发还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

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技术前景不可限量,木工机械行业可以大显身手。我国林业生物质资源(薪炭林、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等)和农业生物质资源(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十分丰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序扩展和新建城镇就近利用生物质能源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能源问题是必然趋势。我国林业高等院校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早已展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成果已经应用于生产实践。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广泛推广应用还存在性价比竞争力不够、市场认可度不高、资本参与积极性低等问题,但生物质能源加工装备发展前景向好是不容置疑的。

3.2 市场开发应积极关注中小城镇

发展中小城镇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中小城镇潜在消费需求巨大。城镇化不仅会增加投资,而且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消费需求会大为增加。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3.1倍左右。如果一个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至少是目前的3倍以上。因此,从需求角度讲,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为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12]。

木制品加工企业将向中小城镇转移。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将大部分劳动密集度高、附加值低、产量大的工业产品转给农村,使城市工业自然转移到农村市场。而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 大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他们必须要寻求新的就业渠道。而在城市城镇化过程中淘汰下来的传统工业正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一般而言,木制品加工企业技术门槛相对低、建设周期短、投资比较少,而且许多中小城镇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原料运输半径小、原料成本低的优势。木制品加工企业将向中小城镇转移将是必然的趋势。

山东省临沂市积聚了数千家人造板生产企业,随着人造板产业的发展,人造板机械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临沂地区的人造板机械企业已经发展到30余家。临沂地区的一家人造板机械企业深有感触地说,在池塘中捉鱼最好是住在池塘边,临沂人造板机械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靠近快速发展的临沂人造板产业。笔者并非建议木工机械企业一定要向中小城镇转移,但积极关注木制品加工企业将向中小城镇转移的趋势,认真谋划、提前布局,积极关注中小城镇木工机械市场开发是必要的。

3.3 结构调整应把握专业化发展方向

生产经营专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经济振兴需要有一大批具有专一特长技术的中小企业作为基础,尤其在制造业中,能否建立起由大批“小精专”中小企业组成的充满竞争活力的零部件生产体系,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振兴成败的关键[13]。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专业化”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先后出现了11次,涵盖农业、工业、科技、服务业、养老、教育、社会管理和文化产业等诸多方面。在企业经营中,专业化与质量、品牌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专业化选择处于更高层次和更重要的位置。

我国木工机械企业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立的,普遍资产规模并不大,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并不支持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而木工机械产品达69大类、1 000个系列 ,产品品种繁多,这对于约1 000家木工机械企业选择专业化经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13]。专业化经营战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适应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有利于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木工机械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并牢牢把握专业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开启中欧城镇化战略合作新进程[EB/OL].(2012-05-04).

http://news.xinhuanet.com.

[2]  李伟.城镇化建设重在质量[EB/OL].(2013-04-12).http:/ /www.gov.cn.

[3]  郝世绵,胡月英.国际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 2, 1 6 (3 ):67-69.  

[4]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区域规划与评估专题研究组.城镇化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探索  [N].上海证券报, 2013-03-05. 

[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 /www.gov.cn/xxgk/pub/govpublic.

[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 http://www.stats.gov.cn.

[7]  贺铿.财经中国2012年会[EB/OL].(2013-01-19). http:/ /news.hexun.com.

[8]  王文婷.城镇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 9  (4).24-26.

[9]  张奕河,郑大川.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关系研究[J].决策参考, 2009 ,12.

[10] 马启升,吴奇,王雯.宏观经济政策对木工机械市场的影响[J].中国人造板,[J]. 2012,19(9)36-38.

[11]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EB/OL].(2013-01-06). http:/ /www.gov.cn.

[12]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EB/OL].(2013-03-29). http:/ /www.gov.cn.

[13] 马启升.专业化经营是中国木工机械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木材加工机械, 2008,(4)4-6、35.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